李云迪工人体育馆跨年音乐会在内地真称得上大手笔,巨幅报纸广告不说,站台者横跨政商娱乐,令人不得不感叹一句话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。感叹归感叹,路遥知马力。钢琴王子的确还在探索适合自己的路,但方向大体没错。挑战能容纳一万名观众的工人体育馆是假,锻炼做一个多栖发展的艺人才真。
仅就曲目而言,“王子”的音乐会是一场标准的古典音乐演出。从肖邦两首夜曲和波罗乃兹开场,贝多芬的“悲怆”“月光”接力,到《彩云追月》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《皮黄》三首中国作品结尾。按常理,这在工人体育馆没法听,场地过于空旷保证不了音效,再美妙的钢琴声也会蒸发殆尽,形如弹棉花。但是钢琴家的设想是,除了演奏,每首乐曲间会穿插播放一些过往的视频和纪录片,配合大屏幕和旋转舞台,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,包括与嘉宾、观众的现场互动,甚至还有他个人的自弹自唱。所以这场音乐会主要还是通过音乐和粉丝欢聚一堂,其乐融融。
很难定义这是一场古典的还是流行的音乐会,只要能给观众带来愉悦,未尝不可在肖邦、贝多芬中掺和热闹的元素。和小众的古典音乐演出不同,这种形式的娱乐重在交流,所以广告上说有推广古典音乐的目的,实则没什么说服力,也没人扛得起这副担子。道理很简单,有钱难买愿意。喜欢不可能培养出来,天才也不可能。任何艺术只有能以此谋生或有投资价值才会流传下来,能以此谋生或有投资价值靠的是有人喜欢肯花钱,有人喜欢肯花钱靠的是天才的创作、天才的演奏。这是环环相扣的硬道理。
当然喜欢有不同程度的喜欢,天才有不同程度的天才。既然李云迪有如此多粉丝捧场,愿意和一万个人分享,那就不能吃老本。偶像扬长避短可以成为实力派,我希望李云迪能不断有万人音乐会,显然肖邦、贝多芬是不够的,拿出原创的作品已经顺理成章。如果经典改编可行,兴许云迪也能成为李斯特式的万人迷。